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乌兰察布:插上技能翅膀 端稳就业饭碗

乌兰察布:插上技能翅膀 端稳就业饭碗

2024-03-20 11:10:02
内蒙古日报

走进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平路的乌兰察布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只见领办人史静波正在为30多名学员讲授传统手工绘画技巧。

在她的精心指导下,一个造型大方、纹饰精美的收纳盒展现在大家面前。学员们学得认真,他们中有家庭妇女、残疾人和失业人员等,大多是慕名而来学习技艺。“每完成一期培训,合格的学员就能吸纳到公司生产中,不光岗位稳定还有可观收入,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史静波说。

史静波是传统手工绘画非遗传承人,2023年获评乌兰察布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她充分发挥带徒传技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班,加大技能推广力度,2023年累计培训群众310人次,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依托当地政策支持,史静波不断创新技艺,走出了一条传技能、促就业、稳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带动1000多人实现就业。

在察右前旗田园农产品莜面扶贫车间,工人们分工明确,一团团面在巧手的律动下变换出各种造型,伴随着蒸腾的热气香飘四溢。

“做好莜面不容易,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乌兰察布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王军说,莜面制作不但是个技术活,还是就业增收的金钥匙。

为了帮助家乡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王军成立了田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了莜面扶贫车间,工人都是当地的农村妇女,按工作量计算报酬。

通过“老带新”和边生产边传技的模式,王军培养了大批“捏莜面”师傅,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当地300多人就业。“今年我们要吸纳更多人参与到生产销售中,把莜面品牌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王军说。

近年来,为培育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乌兰察布市人社局把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抓手,发挥优秀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了大批高质量技能人才。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共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乌兰察布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6家,共有各类技能人才15.1万人。

作为内蒙古首批建成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乌兰察布技师学院重点打造蒙俄商贸物流、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计算机能力与大数据等七大特色专业群,2023年开展技能培训3721人次。同时建设的数字媒体实训演播大厅,可满足200多人开展数字媒体方面多个职业工种的实训。

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乌兰察布技师学院在霸王河校区新建了教学实训综合楼,同时进一步加大课程研发力度,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等共同开展云计算网络部署、无人机装配调试、婴幼儿生活照护、汽车运用与维修四个专业的精品课程开发,其中,联合申报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项目已获批建设。

“我们积极对接区内外企业,推进企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和共建产业基地模式,通过各种培训拓岗促就业。”乌兰察布技师学院院长吕建玉说,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作用,让孩子们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我区培养更多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

据介绍,2022年以来,乌兰察布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围绕铁合金、康养、文旅等传统产业和新职业、新业态等重点产业,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等5项计划,积极推进“技能内蒙古行动”,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乌兰察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云雪艳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帮助全市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加大投入,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积极参加国家和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大师工作室项目申报。同时,继续开展乌兰察布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活动,充分挖掘各行业优秀技能人才,发挥模范带动作用,调动技能人才培养载体的积极性,实现更多、更深层次的技术合作支撑,打造一支技能精湛、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乌兰察布
插上技能翅膀
端稳就业饭碗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